2025年第十六届光电子产业博览会
您好,欢迎使用2025年第十六届光电子产业博览会! 注册
 中 / EN

关注新闻动态    把握资讯前沿

关注新闻动态    把握资讯前沿

先进空天防御技术高端论坛 2019.06.06

  2019年6月20-22日北京

  会议时间:2019年6月20日-22日

  会议地点:北京长峰假日酒店(北京市海淀区66号)

 

  大会组织机构:

  指导单位: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

  主办单位: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,中国光学工程学会

  承办单位:国防科技工业空天防御创新中心,国防科技防空反导专业组,中国光学工程学会

 

  联办单位:

  江南机电设计研究所

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战术武器事业部

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

  国防科技大学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

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

  中国科学院智能红外感知重点实验室

  复杂航空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

  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分会

  航天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

  毫米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

  电磁散射重点实验室

  光学辐射重点实验室

  北京航天情报与信息研究所

  远望智库

  大会主席:吕跃广院士(军委科技委)

  包为民院士(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)

  陈国瑛研究员(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)

  李陟总师(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)

  大会共主席:毛二可院士,钟山院士,郑南宁院士,于本水院士,李伯虎院士,黄培康院士,

  陈志杰院士,费爱国院士,何友院士,杨小牛院士,王巍院士,王永良院士,房建成院士

  王沙飞院士,刘永坚院士,陈杰院士,管晓宏院士,魏毅寅研究员,张红文研究员

 

  会议日程:

  6月20日,会议报到;

  6月21日上午,大会开幕式和大会主旨报告;

  6月21日下午至22日,分论坛邀请报告。

  专家邀请报告(持续更新中):

 

  大会报告

  Ø 郑南宁院士,西安交通大学

  Ø 李 陟 总师,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——新时代空天防御技术发展

  Ø 李劲东 总师,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——未来空天威胁与天基预警发展构想

  Ø 刘 阳 高工,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——面向时敏目标的空天无源感知新技术

  Ø 张韵东 董事长,中星微人工智能芯片技术有限公司——新一代图像感知关键技术:数字像素传感器(DPS)与多核异构智能处理器(XPU)

 

  防御体系与仿真技术专题

  Ø 罗雪山,教授,国防科技大学——复杂军事系统架构设计与仿真技术

  Ø 王蒙一,高 工/副所长,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——基于MBSE的防御体系设计与能力评估技术研究

  Ø 王毅增,高 工/室主任,空军研究院——未来新型威胁与军事需求

  Ø 鲜 勇,教授,火箭军工程大学作战保障学院——高速分布式复杂系统仿真架构设计

  Ø 杨荣强,高 工,贵州航天技术研究院——面向未来的城市防御体系思考

  Ø 张立韬,高 工,空军研究院

  Ø 卓志敏,研究员,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——作战体系构建与评估

  Ø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

 

  先进防御装备与技术专题

  Ø 董云峰,教 授/副院长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——数字卫星源代码人工智能书写技术

  Ø 刘 莉,研究员,贵州航天技术研究院——高功率微波武器反隐身探测可行性研究

  Ø 黄广炎,教 授,北京理工大学——智能定向杀伤威力控制技术

  Ø 邵会兵,副所长,固体火箭控制系统总体研究所——高马赫速飞行器通用智能姿态控制技术

  Ø 孙胜利,研究员/副所长,中科院上海技物所——天基时敏信息获取前沿问题

  Ø 宋保华,研究员,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

  Ø 谭 智,研究员,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第八○二研究所——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技术发展与展望

  Ø 王明宇,教 授,空军工程大学——防空导弹智能制导技术研究

  Ø 张增辉,高 工,北京机电工程总体设计部——美海基反导动能拦截弹总体方案技术特点简析

  Ø 赵 斌,副教授,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——协同制导与分布式仿真评估技术

  Ø 庄 剑,研究员,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——智能技术对战术导弹总体架构的影响探讨

 

  智能大数据与信息系统技术专题

  Ø 陈赤联,研究员/首席,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——数据链空天防御应用技术发展与展望

  Ø 陈剑锋,研究员,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——网络空间战略预警与关键地形防御

  Ø 陈山枝,副总经理,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——5G与人工智能、大数据融合发展

  Ø 高 峰,教 授,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——信息物理融合空天防御体系的资源部署与动态优化

  Ø 吕金虎,教 授/院长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——集群智能协同控制技术与展望

  Ø 王 宁,研究员/董事长,航天科工网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——面向一体化防空反导防御体系的战斗系统云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

  Ø 武思军,研究员,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——智能作战筹划与指挥控制

  Ø 谢晓丹,研究员,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——浅析数据智能的机遇与挑战

  Ø 张 杰,教授/院长,北京邮电大学光电信息学院——内生安全光通信技术研究

  Ø 冯旸赫,副教授,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——智能化指挥控制技术

 

  早期预警与战场环境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专题

  Ø 崔仲马,研究员,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——导引头智能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探索

  Ø 高红卫,研究员,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——分布式孔径雷达技术

  Ø 刘泉华,副教授,北京理工大学——高分辨率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

  Ø 刘永祥,教 授,国防科技大学——目标微动特性分析与识别

  Ø 苏洪涛,教 授,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——雷达信号自适应抗干扰技术

  Ø 王晓蕊,教 授,西电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——复杂战场环境空天基光电成像装备全链路建模仿真及军事应用

  Ø 肖志河,研究员/主任,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——防御系统目标特性及场景生成技术

  Ø 许小剑,教 授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——对反导目标识别问题的几点思考

  Ø 于秋则,特聘研究员,武汉大学——基于深度学习的海洋非合作目标多源融合检测与识别

  Ø 朱颖峰,研究员,昆明技术物理所——精确制导系统用红外探测器技术

 

  光电防御技术专题

  Ø 巩 轲 高 工,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——机载激光系统的发展与展望

  Ø 郭 劲 研究员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——空间局部态势感知与光电防御

  Ø 黄文华 研究员,西北核技术研究所

  Ø 鞠有伦 教 授,哈尔滨工业大学

  Ø 刘彤宇 研究员,中电五十三所——高能激光在光电对抗中的应用研究

  Ø 谭荣清 研究员,中科院电子所——中远红外双波段激光器与激光雷达研究最新进展

  Ø 王笃祥 研究员,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信息对抗总体部——应用卫星无源告警技术

  Ø 王建军 研究员,中物院八所

  Ø 许晓军 教 授,国防科技大学

  Ø 闫 杰 教 授,西北工业大学——作战飞机末端光电防御系统

  Ø 杨 峰 研究员,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

  Ø 赵 威 研究员,洛阳电子装备试验中心

  Ø 赵剑衡,研究员/副所长,中物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——非机械扫描激光系统发展与展望

  Ø 周 涛 研究员,中电科第二十九研究所——微波光子在空天防御中的应用探讨

 

  会议注册:

  请登录https://b2b.csoe.org.cn/form/show-34.html,在线注册报名。

  注册费:2801元/人,6月10日之前办理汇款优惠为2601元/人。食宿自理,会议期间无补助。无论是否投稿均欢迎参会。

  汇款信息:账户:中国光学工程学会,账号:0200296409200177730,开户行:工行北京科技园支行

  会议地点:长峰假日酒店(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66号),房费680元//间•天,请自行联系酒店郭经理13522972630。房源有限,组委会不代为预定。

  组委会联系方式:

 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,任洁,010-63728336,18811216528,renjie@csoe.org.cn




 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

  2019年5月

观众注册

展商登录

登录成功
登录失败